《中国自闭症儿童发展状况报告》建议,我国也应对9个月儿童进行自闭症筛查。
此外,由于自闭症发病和症状出现一般在三岁左右,因此医生在孩子三岁前多以“自闭症倾向”做诊断,确诊年龄多在三岁后。
自闭症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建议家长,只要孩子有轻度症状,或是有自闭倾向,就要开始干预,不必一味追求确诊。
没有过与自闭症儿童接触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到自闭症家庭的痛苦,儿童自闭症也叫孤独症,有人把他们叫做从星星来的孩子,他们从不关心外界的人或物,甚至和你不会有眼神的交流,仿佛只有他自己的内心。
自闭症是由于大脑异常发育导致的,所以是先天性的,但是目前还没有找到它的发病机制,至今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治愈。
目前,我国自闭症人群已超过一千三百万,而这里面0到14岁孩子多过二百万,也就是说一百位儿童里便出现一个自闭症病人。因该病发病特异及严重性,自闭症儿童已令全社会有所关注。
自闭症一般会在儿童3岁以后被发现,但是自闭症的出现年龄也要因人而异,不一定都是3岁以后,所以作为家长要认真观察孩子的表现,早发现、早治疗。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和引导对他们进行早期的教育治疗帮助他们来适应未来的生活。
在孩子三岁左右,如果孩子出现和以下症状符合较多,父母亲就要警惕了。
1,孩子语言发育迟缓,到了两三岁还不会叫妈妈!
2,孩子的语言存在着刻板的表现,对家长的提问不回答,或者只是重复父母问题中的一两个字。
3,孩子市场会出现和环境无关的语句,且不断的重复。比如突然说出的广告词,比如天气预报。
4,孩子对大人没有依恋,对家长的离开或者到来没有反应。
5,孩子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不会提问,即使有需求,也不会用手去指,而是走过去将家长的手拉过来放在自己想要的物体上。(不过有的孩子非常的极端,每天提出要拥抱和要亲亲的次数多于五次的也要注意。)
6,孩子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对物的痴迷远远大于对人的痴迷,不喜欢假想性的游戏,比如过家家。
7,没有目光交流,或者目光涣散,通常为几秒时间。
8,模仿能力很差。
9,孩子感知较为敏感,对刺鼻的气味,刺耳的声音,刺眼的阳光很惧怕。
10,害怕狭小的空间,比如电梯,比如小房间。
11,孩子有重复刻板的行为,比如有的孩子每天吃同一样食品,做同一件事,在固定的时间重复同一样活动,如果自己的规则被打断,就会暴躁异常。
12,孩子喜欢旋转的东西,比如电风扇,洗衣机,车轮子等。
较佳治疗时间:
自闭症的较佳治疗时间是二到六岁,对于家长,若孩子二到三岁时有目光无法对视等表现,需及时去专科医院给孩子检查,经科学干预、训练等,能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美国康涅迪格心理学博士、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协会会员陈忻博士发表的《“真正的自闭症”和“误诊的自闭症”》一文中说到:
真正的自闭症和误诊的自闭症,也许父母可以观察到的一些表面行为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是不一样的,需要谨慎对待。
误诊的自闭症有可能是语言发展落后,或者是社会性发展落后,这些很可能是由教养方式引起的。所以可以通过改进教养方式来改进。
但真正的自闭症成因有很多,目前有很多猜测,但是,基本上现在的证据是,不是由教养方式这么一个单一的因素引起的。
不要把误诊的自闭症当成真正的自闭症,当然,也不能把真正的自闭症当成误诊的自闭症。
可见,在大家不了解自闭症的基础上再出现误诊,那真是雪上加霜,对孩子的成长和发育有着极大的伤害!
值得庆幸的是,经过科学家的不断研究,现在已经有了针对自闭症治疗的方案:
英国神经科学Kendrick教授带领的科学家团队,用40年时间研究发现催产素可有效治疗自闭症,并于2017年10月27日,将这一孤独症干预新技术在成都西南儿童医院进行发布并试点。着手将这一全新的研究用于自闭症患者的治疗中,以此改善自闭症患者的孤独症状。
纵然已经有针对治疗的方法,但对自闭症患儿来说,早期发现与干预更重要。但家长的认知误区让很多有干预价值的孩子被耽误了。
美国儿科协会建议儿童在9个月时进行自闭症筛查,在18、24、30个月时都应该在常规发育监测中进行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筛查。